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8月20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收46.45万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3万元/吨,创年内新高。这一价格异动背后,是政策调控、地缘冲突与新能源革命共同推动的“资源争夺战”。
供应端:政策严控+环保限产,资源稀缺性凸显
1. 开采指标收紧,全球资源集中度提升
2025年,自然资源部首次将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定为5.8万吨,同比减少4000吨,降幅达6.45%。江西、湖南等主产区配额分别下调8%和6%,部分低产区指标甚至归零。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中国钨储量占比超60%,产量占比高达84.52%,随着开采指标收紧,资源垄断性优势进一步强化。
2. 环保高压倒逼产能升级
7月初,江西、湖南启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多家企业因废水排放不达标被要求限产整改。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国内钨精矿开工率降至35%,周产量减少约200吨,市场现货库存降至15天以内,部分厂商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3. 全球资源枯竭加剧供给紧张
越南Nui Phao、葡萄牙Panasqueira等传统钨矿因矿石品位下降与设备老旧面临高成本挑战,而欧美和韩国的新矿开发项目产量有限,无法弥补中国减产缺口。刚果(金)卡莫亚-卡萨拉钨矿虽计划2026年投产,但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紧张。
需求端:军工订单爆发+新能源崛起,需求激增
1. 军工领域:地缘冲突推高战略需求
2025年7月,国防科工局军工材料采购计划中,硬质合金刀具、穿甲弹芯等钨制品订单同比增长42%。厦门钨业、中钨高新等头部企业已满负荷生产,部分订单排期至2026年。俄乌战场消耗大量钨合金穿甲弹,全球军工产业链对钨的采购量从2024年的2200吨增至2025年的3000吨。美国“黄金穹顶”计划拟部署300套拦截系统,每套需钨合金30吨,仅此一项将消耗9000吨钨,远超全球年产量。
2. 新能源领域:光伏钨丝渗透率突破60%
在光伏行业,钨丝金刚线在硅片切割中的渗透率突破60%,每GW光伏组件需用钨丝约8吨。厦门钨业全球首家量产0.015mm超细光伏钨丝,良品率超90%,2025年产能达300亿米,占据全球20%市场份额。锂电池领域,钨酸锂作为新型正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已启动研发,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实现小批量供货,需求量预计达1.2万吨,同比增300%。
3. 高端制造:硬质合金需求逆势增长
1-5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21.5%,硬质合金刀具产量环比6月增长12%,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趋势。钨的硬度和耐高温特性使其在切削工具、耐磨零件及航空航天部件中不可替代。雅江水电项目拉动需求:雅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预计将带动大量盾构机用钨需求,单GW水电项目耗钨约38吨。
未来走势:短期坚挺,长期需关注替代风险
1. 短期(1-3个月)
供需紧张支撑价格上行,低库存与军工、新能源需求爆发下,钨粉价格或挑战42万元/吨关口。但需警惕消费电子需求季节性回落风险——三季度为传统淡季,若苹果、三星等品牌备货不及预期,可能抑制价格上涨。
2. 长期需关注替代风险
日本住友电工已开发出钨基复合材料,在保持硬度的同时降低30%钨用量;若再生钨技术普及率超过40%,原生钨需求可能下降25%。全球供应变化:刚果(金)等新矿投产或缓解供应紧张,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存,企业需建立多元化供应体系。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