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均价报收8.4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8.21万元/吨,均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000元;期货方面,主力合约LC2411封死跌停板,收报8.098万元/吨,跌幅达8%。这一走势与江特电机宜春银锂项目复产、枧下窝矿停产预期落空密切相关,市场供需博弈进入新阶段。
供应端:复产潮冲击短期预期,政策收紧长期供给
1. 江特电机复产缓解供应缺口
江特电机全资子公司宜春银锂于7月25日启动设备检修及技术改造,8月20日正式复产。此次停产虽仅26天,但叠加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停产的传闻,曾一度引发市场对“江西锂云母供应收缩”的乐观预期。然而,宜春银锂复产直接对冲了部分供给担忧,期货市场情绪迅速转冷。
2. 政策收紧倒逼产能出清
新《矿产资源法》将锂列为战略性独立矿种,要求氧化锂品位≥0.4%方可按锂矿开采。宜春8座锂云母矿中,60%因品位不达标面临转型或停产,仅永兴材料、江特电机等高品位合规企业维持生产。这一政策虽长期利好行业集中度提升,但短期导致部分低成本产能退出,市场供给弹性受限。
需求端:新能源车增速换挡,储能增量难抵传统领域疲软
1. 新能源车市场进入“弱增长”周期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486.8万辆,同比增长30%,但增速较2024年明显放缓。中国7月新能源车零售量环比下降12%,美国政策退坡导致电动车购置补贴将于9月30日终止,市场“抢装”效应消退。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车企虽保持市占率,但价格战与库存压力迫使正极材料厂“以销定产”,散单采购意愿低迷。
2. 储能领域需求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尽管全球储能电池产量2025年1-6月达258GWh,同比增长106%,但碳酸锂在储能领域的消费占比仅18%,远低于动力电池的60%。储能订单的季节性特征(多集中于四季度)导致当前需求对锂价支撑有限,市场更依赖“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备货预期。
期货市场:资金博弈加剧,基差修复需求迫切
1. 主力合约跌停反映悲观预期
8月20日,碳酸锂期货全线跌停,LC2411合约持仓量增至24.9万手,沉淀资金56亿元。机构分析指出,此次暴跌源于:
供给复产冲击:宜春银锂复产打破“供应紧缺”叙事,青海盐湖提锂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5%;
成本倒挂压力:澳矿进口成本已降至15.2万元/吨,与现货价差超7万元,冶炼厂利润被压缩;
技术面抛压:LC2411合约跌破12万元/吨关键支撑位,触发止损盘。
2. 基差修复或成短期焦点
当前期货主力合约较现货贴水超3000元/吨,若9月下游备货启动,基差修复可能带动反弹。但国元期货警告,中长期供需过剩格局未改,2026年全球碳酸锂过剩量或达25万吨LCE,锂价“反弹可能,反转未至”。
未来走势:短期震荡寻底,长期看成本与政策博弈
1. 短期(1-3个月):8万-9万元/吨区间震荡
利多因素:9月新能源车传统旺季、青海盐湖冬季减产预期;
利空因素:江特电机等企业复产、海外锂矿进口顺畅。
2. 长期(6-12个月):成本支撑下移,政策主导格局
成本线探底:澳矿现金成本已降至5万美元/吨(约36万元/吨),云母矿成本8万-10万元/吨,锂价底部或逐步下移;
政策风向:若中国延续锂资源战略收储,或欧盟碳关税提高,可能改变供需平衡。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