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洛阳钼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矿山端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营业收入达394.02亿元,创历史新高,占整体营收比重约42%,较2024年同期和2023年同期分别提升11个和28个百分点。这一成绩得益于全球两大世界级铜钴矿TFM和KFM的高效运营,以及铜价上行周期下的量价齐升。
作为公司核心业务,铜产品上半年产量达35.36万吨,同比增长12.68%,按产量指引中值计算完成度约56.1%。在TFM混合矿项目和KFM铜钴矿的产能释放下,铜矿山端营业收入攀升至257.18亿元,占矿山业务整体约65%,较2024年同期和2023年同期分别提升1个和31个百分点。钴产品同样表现亮眼,产量6.11万吨,矿山端收入57.28亿元,同比增长31.94%,凸显新能源产业链对钴需求的持续拉动。
除铜钴外,洛阳钼业其他金属板块亦呈现增长态势。钼产量6,989吨,完成年度目标51.8%;钨产量3,948吨,完成度56.4%,受益于钨价回暖,钨矿山端收入同比增长26.19%至11.09亿元。铌产量5,231吨创近年来新高,完成度52.3%;磷肥产量58.26万吨,完成度50.7%。此外,旗下贸易平台IXM通过提质控量,经营效益再创同期新高,为公司业绩提供稳定支撑。
洛阳钼业表示,业绩增长源于“矿山+贸易”双轮驱动战略的深化落地。TFM和KFM两大世界级项目的产能爬坡,不仅提升了铜钴资源自给率,更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抓住新能源金属需求窗口,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分析师指出,随着刚果(金)铜钴带开发进入收获期,洛阳钼业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和重要铜生产商的地位。
面对全球矿业周期波动,洛阳钼业强调将依托“技术+资源”双核心,推进智能矿山建设与绿色冶炼技术升级,目标在2025年底实现铜钴综合成本再降8%-10%。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扩张及铜价中枢上移,公司资源储备与产能优势将持续释放,为长期增长注入确定性。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