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9月决胜时刻!光伏“反内卷”政策能否击穿产能过剩“铁幕”?

9月决胜时刻!光伏“反内卷”政策能否击穿产能过剩“铁幕”?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在上半年抢装潮与三季度挺价策略的双重作用下,光伏行业经营压力虽有所缓解,但高债务压力与未根本改善的供需关系,仍使“反内卷”成为行业生存必修课。据行业消息,9月将迎来“反内卷”政策落地的关键时点,中金公司等机构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政策推进将释放板块弹性,推动行业回归理性竞争轨道。

在上半年抢装潮与三季度挺价策略的双重作用下,光伏行业经营压力虽有所缓解,但高债务压力与未根本改善的供需关系,仍使“反内卷”成为行业生存必修课。据行业消息,9月将迎来“反内卷”政策落地的关键时点,中金公司等机构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政策推进将释放板块弹性,推动行业回归理性竞争轨道。

行业现状:表面缓压与深层矛盾并存

2025年上半年,光伏装机量因政策补贴与海外订单激增出现“抢装潮”,三季度龙头企业通过联合挺价稳定产品价格,部分环节毛利率环比提升3-5个百分点。然而,行业整体债务规模仍居高不下——头部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70%,中小厂商融资成本高企,现金流压力未根本缓解。更关键的是,产能过剩导致的供需失衡问题依旧突出,多晶硅、硅片环节产能利用率不足65%,库存周转天数超过45天,价格战阴云未散。

政策破局:多部门协同推进“反内卷”方案

为破解行业恶性竞争困局,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联合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正加速推进“反内卷”政策细则落地。据知情人士透露,9月将重点出台三方面措施:一是建立产能预警机制,对新增产能实施“红黄绿”分级审批;二是完善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查低价倾销与不正当竞争;三是推动建立行业自律公约,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提升盈利能力。目前,硅片环节已率先形成“反内卷”试点方案,拟通过“产能置换+技术标准升级”实现结构性去产能。

中金观点:政策红利释放板块弹性

中金公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9月是“反内卷”政策落地的核心窗口期,若相关措施顺利实施,有望推动光伏板块估值修复。分析师团队测算,若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5%,龙头企业净利润率有望回升至8%-10%,对应估值中枢上移15%-20%。此外,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倾斜将加速TOPCon、HJT等高效电池技术的渗透率提升,预计2026年N型电池市占率将突破60%,形成“去产能+提效率”的双重利好。

挑战与展望:执行力度与市场响应成关键

尽管政策方向明确,但实际执行仍面临挑战。部分中小厂商担忧产能审批趋严影响短期生存,而海外市场的贸易壁垒可能抵消国内政策红利。对此,行业专家建议,需建立“政策-企业-市场”三方反馈机制,动态调整政策力度与节奏。长期来看,光伏行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通过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破局重生”的关键节点。9月的政策落地成效,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将决定中国光伏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