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9月10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28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500元;工业级碳酸锂均价71150元/吨,同样下跌1500元。期货方面,碳酸锂主力合约收跌4.87%,报70720元/吨,开盘一度逼近跌停。这一价格波动背后,是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复产会议提前召开的市场冲击波,叠加供需格局的微妙变化,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剧烈反应。
枧下窝复产预期:供应端“黑天鹅”搅动市场
9月9日,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时代召开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明确推进采矿权证及采矿许可证审批,复产进度远超市场预期。据知情人士透露,枧下窝矿区作为宜春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年产量预计达20万吨碳酸锂,占江西锂矿产量半壁江山。此前,该矿因许可证到期于8月9日停产,市场普遍预期停产将持续三个月。然而,此次会议释放的“审批顺利、复产在即”信号,直接击溃了市场对短期供应紧缺的预期,导致期货市场恐慌性抛售,A股锂企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股价分别下跌超5%和3%。
供需博弈:需求旺季难敌供应增量压力
尽管9月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旺季——全球锂电排产约163GWh,中国储能电芯排产占比升至38.5%,动力电池需求因5C超充技术渗透突破15%而增长——但供应端的增量更值得警惕。一方面,枧下窝复产若实现,将直接增加约8万吨/年的碳酸锂供应;另一方面,锂辉石进口量持续增加,叠加盐湖提锂产能释放,库存累积压力显现。据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数据,中国锂电行业平均开工率超70%,但二线厂商因技术滞后,产能利用率不足20%,尾部企业甚至跌破20%,形成“产能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复杂局面。
资金动向:投机退潮与长期配置分化
碳酸锂期货的暴跌,反映的不仅是供应预期的变化,更是资金情绪的集中宣泄。里昂证券此前发布报告指出,宁德时代可能通过“低品位锂综合利用”缩短审批流程,进一步强化了复产预期。与此同时,A股锂企股价的下跌,凸显了市场对龙头企业业绩的担忧——尽管宁德时代储能订单超48GWh排产至2026Q1,但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正侵蚀利润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短期投机资金退潮,但长期配置需求仍在,如宁德时代通过回购股份、推进技术升级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政策与宏观:多重变量交织下的价格走势
从政策面看,美国2026年关税升至25%的窗口期效应,正推动中国储能企业抢装交付,而欧洲碳足迹追溯政策倒逼本地化生产,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市场的分化。宏观层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通胀压力,也在影响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的需求节奏。技术进步方面,钠电户储渗透率突破25%,500Ah电芯替代浪潮兴起,正改变碳酸锂的需求结构。
结语
碳酸锂价格的短期跳水,是枧下窝复产预期、供需博弈、资金情绪与政策宏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来看,在新能源革命与地缘竞争双轮驱动下,碳酸锂的战略价值将持续凸显,但需警惕供应增量超预期、需求端波动及下游成本传导压力等风险。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