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十大铜矿产量榜单正式揭晓,智利Escondida矿以112.5万吨年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延续其作为全球最大铜矿的领先地位。印尼Grasberg矿以81.6万吨产量紧随其后,形成“双雄”格局。
本次上榜的十大铜矿中,智利独占三席:除榜首Escondida外,Collahuasi矿与El Teniente矿分别以56.3万吨、45.8万吨产量位列第四、第五;刚果(金)两座矿山入围,Tenke Fungurume矿产出43.2万吨,Kamoa-Kakula矿凭借42.7万吨产量跻身前十;秘鲁Cerro Verde矿(41.5万吨)、Antamina矿(40.2万吨)分列第七、第八;墨西哥Buenavista矿(38.9万吨)与美国Morenci矿(37.6万吨)占据末席。这些矿山年产量均超37万吨,合计贡献全球约30%的铜矿供应。
值得关注的是,前十矿山多由国际矿业巨头联合控股。例如,Escondida矿由必和必拓(57.5%股权)、力拓(30%股权)及三菱(10%股权)共同持有;Grasberg矿则由印尼自由港(51.28%股权)与印尼政府(48.72%股权)联合开发。这种“跨国联盟”模式在Collahuasi(英美资源集团与嘉能可各占50%股权)、Antamina(必和必拓、嘉能可、泰克资源等合资)等矿山中同样显著,反映出行业“强强联合、风险共担”的运营特征。
全球铜矿资源的高度集中引发市场对供应链安全的关注。据世界金属统计局数据,前十大铜矿产量占全球精炼铜总供应量比例已从2015年的22%提升至2024年的28%。业内分析师指出,这种格局虽有利于规模效应与技术共享,但也可能加剧区域性供应波动风险。例如,智利、秘鲁等国的劳资纠纷、环保政策调整易对全球铜价产生连锁反应。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铜作为新能源领域关键原材料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铜需求将较当前增长40%,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设施及电网建设。在此背景下,跨国矿企正通过并购、扩产等方式巩固资源控制权。例如,必和必拓近期宣布投资15亿美元扩建智利Spence铜矿,力拓则加速推进蒙古奥尤陶勒盖铜矿二期工程。如何平衡资源开发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行业博弈的核心命题。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