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长江现货1#镁均价报179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元,单日跌幅0.55%。这一走势既延续了近期镁价震荡下行的整体基调,也折射出当前市场供需两端的微妙博弈,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带来的长期需求机遇,正与短期市场疲软形成鲜明对比。
供给端产能的持续释放,是此次镁价小幅回调的核心推手。作为全球镁资源第一大国,我国镁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5%以上,国内产能变化直接主导市场供给格局。据行业监测,进入10月以来,陕西、山西等主产区前期停产检修的镁冶炼企业已陆续复产,叠加部分改扩建新项目逐步释放产能,当前国内镁冶炼行业整体开工率已提升至68%,较9月同期增长7个百分点。产能提升直接带动市场供给增加,截至10月23日,国内主要镁产品库存较月初增长12%,供需格局由前期紧平衡转向阶段性宽松,对现货价格形成直接压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镁价已接近近四年低位,部分中小冶炼企业陷入亏损,但龙头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仍保持稳定出货节奏,进一步加剧了现货市场的价格竞争。
下游需求端的阶段性疲软,为镁价下行提供了助力。镁的核心应用领域集中在铝合金压铸、交通轻量化及建筑型材等,其中铝合金压铸行业需求占比达52%。进入10月下旬后,传统“金九银十”备货旺季逐步收尾,下游铝合金加工企业阶段性补库完成,近期采购量环比减少15%。尤其是与房地产关联紧密的建筑型材领域,需求表现持续乏力,9月国内铝合金建筑型材产量同比下降3%,直接传导至上游镁原料需求端。作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虽长期需求前景明确,但短期增量尚未完全对冲传统领域的疲软——数据显示,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但镁合金零部件渗透率仅提升0.3个百分点,对镁需求的拉动作用仍处于逐步释放阶段。
成本端支撑力度减弱,进一步放大了价格调整空间。镁冶炼属于高耗能行业,煤炭成本占冶炼总成本的35%以上,动力煤价格走势对镁价形成直接影响。10月以来,国内动力煤市场供需宽松,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较月初下跌4%,降至920元/吨。成本压力减轻使得部分镁冶炼企业具备降价出货的空间,龙头企业云海金属近期就将出厂报价下调100-150元/吨,以应对库存攀升压力。此外,进口镁价的同步走低也形成外部压力,10月23日韩国仁川港进口镁到岸价报2200美元/吨,较国内现货价存在一定价格优势,进一步限制了国内镁价的反弹空间。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也反映出当前行业的谨慎心态。从产业链调研情况看,下游加工企业普遍采取“小单快采”策略,10月以来国内镁合金加工企业平均库存周期由30天缩短至20天,规避价格下跌风险的意愿较强。期货市场方面,相关镁品种远期合约持仓量当日减少5%,多空比由1.05降至1.01,市场对短期走势的分歧逐步收窄,多数资金选择观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机构已开始关注镁价低位布局机会,近期新能源轻量化相关主题基金对镁产业链龙头企业的调研频次环比提升20%。
对于后续镁价走势,机构观点呈现“短期承压、长期向好”的分化特征。短期来看,国信证券指出,当前供给过剩格局尚未逆转,叠加11-12月传统需求淡季来临,镁价可能进一步试探17500元/吨的支撑位。但长期而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带来的需求增量被普遍看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镁需求量预计达12万吨,较2024年增长30%,随着万丰奥威、云海金属等企业的镁合金零部件产能陆续释放,需求端的拉动作用将逐步显现。此外,镁在固态储能、绿色建造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突破,也有望成为未来价格回升的重要推手。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