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1#铋均价报111,500元/吨,单日跌幅达1,500元/吨,价格已逼近部分企业成本线,跌势折射出铋市场在传统需求萎缩、新兴应用放量不足,产能释放压力下市场正深度调整。
供给端:产能释放与进口冲击加剧过剩压力
国内铋供应呈现矿山复产、进口激增双驱动格局。湖南、江西等主产区环保限产解除后,郴州地区铋矿开工率回升至75%,8月产量恢复至450吨/月,接近2023年水平。
同时,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铋矿出口量同比增23%,1-7月中国铋精矿进口量达2,800吨,同比增长19%,进一步补充国内市场。
再生铋供应稳定,废旧电子元件回收体系完善,再生铋产量占比稳定在25%,缓解了原料紧张局面。
需求端:传统领域塌方与新兴赛道青黄不接
铋消费结构呈现医药承压、电子萎缩、新能源未撑的失衡局面。医药领域占铋消费的35%,但国内第七批药品集采中铋剂中标价平均降幅达18%,药企采购意愿骤降。
欧盟《化妆品法规》修订案限制铋化合物使用,导致含铋防晒霜、口红需求萎缩。电子行业需求疲软,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拖累焊料需求,光伏焊带用铋虽同比增长25%,但全球年用量仅800吨,难以对冲传统领域缺口。
固态电池领域虽被寄予厚望,但当前铋基电解质用量不足0.3g/Wh,商业化量产仍需突破成本瓶颈。
市场:价格传导失灵与库存高企形成负反馈
铋市陷入“跌价-抛货-再跌价”的恶性循环。贸易商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45天,部分中小贸易商为回笼资金降价30%出货,现货贴水幅度扩大至15%。
政策:出口管制与环保升级的双刃剑效应
2025年2月实施的铋出口管制政策短期内未能提振价格,国内库存仍高达1.2万吨,相当于全球两个月消费量。生态环境部《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将铋冶炼纳入监管,但就效果而言,似乎未对产能形成实质约束。
宏观:全球工业复苏乏力与技术替代风险交织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制工业金属需求,世界银行将2025年金属价格指数预测下调3.2%。中国7月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电子、机械等下游行业订单收缩,进一步削弱铋需求。技术替代风险加剧市场担忧,石墨烯热电材料实验室性能接近铋基产品,若2026年实现商业化,可能分流高端铋需求。
短期铋价或下探110,000元/吨支撑位,但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中长期看,行业洗牌加速:具备“高纯铋制备+新能源材料研发”能力的企业将胜出。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