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万亿级能源革命,太空太阳能如何重塑全球能源版图

万亿级能源革命,太空太阳能如何重塑全球能源版图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8月25日发表于《焦耳》杂志的最新研究揭示,太空太阳能技术有望成为欧洲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突破口。通过部署轨道发电阵列,欧洲电网系统成本或降低7%-15%,并减少对地面风电与光伏的依赖。

2025年8月25日发表于《焦耳》杂志的最新研究揭示,太空太阳能技术有望成为欧洲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突破口。通过部署轨道发电阵列,欧洲电网系统成本或降低7%-15%,并减少对地面风电与光伏的依赖。

太空太阳能的核心原理与通信卫星类似:在地球同步轨道部署超薄砷化镓薄膜电池,通过自适应旋转持续捕获高强度太阳辐射,再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至地面接收站。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模型显示,若采用NASA提出的定日镜群方案,欧洲80%的地面可再生能源需求可被替代,同时减少70%的储能电池依赖。 

技术突破正加速商业化进程。此前有报道,中国“逐日工程”已实现3.6万公里高空微波输电验证,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效率达46%,而上海旭励研发的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将生产成本压至传统砷化镓电池的1/3。日本计划2025年开展1.8千瓦轨道输电试验,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则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部署成本。

经济性仍是关键制约。当前轨道电站建设成本高过地面光伏的,且需攻克在轨组装、无线传输效率等瓶颈。 

环境效益与风险并存。模型预测,欧洲全面应用太空太阳能可使年碳排放有效减少,但高空的巨型电站可能干扰鸟类迁徙,且需设置缓冲区。更严峻的是,数万颗卫星部署将加剧轨道碎片危机。 

此前,能源界“红人”马斯克曾宣称“天基太阳能是愚蠢构想”,而今,全球科研机构正以高额的研发投入加速突破。从钙钛矿电池的辐射防护到激光相位调制传输,从霍尔推进器的精准操控到石墨烯防护层,这场始于1968年的能源革命,正以超乎预期的速度叩击地球能源体系的传统边界。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