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中国电芯“横扫”全球储能:海外厂商被迫换挡,新一轮淘汰赛已打响

中国电芯“横扫”全球储能:海外厂商被迫换挡,新一轮淘汰赛已打响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建议关注三大主线:一是具备全球化产能布局的头部电芯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二是技术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如阳光电源、华为;三是深耕海外市场的温控消防设备供应商。长期来看,掌握长时储能核心技术、绑定海外能源巨头的厂商将更具竞争优势。

随着海外能源转型加速,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推动灵活性调节资源需求激增,欧美等海外储能市场正迎来放量周期。此背景下,国产储能产业链凭借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部分海外厂商因供应链依赖度高、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面临经营困境。

国产储能产业链的崛起与全球份额提升
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链在电芯、系统集成等核心环节实现突破。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前十企业首次全部由中国厂商包揽,合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90%,其中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通过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国产电芯凭借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及规模化生产成本优势,逐步替代日韩产品,成为全球储能项目的主流选择。

海外市场:需求分化与政策驱动下的机遇
欧美市场仍是储能需求的核心增长极。特斯拉、阳光电源等企业通过本土化建厂或技术授权模式参与竞争。欧洲市场则呈现“户储回调、大储接力”特征,工商业储能因峰谷价差套利空间扩大进入高速发展期。新兴市场如中东、澳大利亚因电力短缺与极端气候频发,加速布局储能设施,沙特、澳大利亚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新引擎。 

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重塑行业生态
储能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锂离子电池仍主导市场,但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技术加速商业化。在应用场景上,长时储能需求增长驱动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等技术突破,而构网型储能因增强电网稳定性成为技术焦点。商业模式方面,共享储能、储能租赁等创新模式兴起,部分企业通过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升收益空间。 

建议关注三大主线:一是具备全球化产能布局的头部电芯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二是技术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如阳光电源、华为;三是深耕海外市场的温控消防设备供应商。长期来看,掌握长时储能核心技术、绑定海外能源巨头的厂商将更具竞争优势。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企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