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临精工(300432)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300750)签署《补充协议》,双方战略合作再度升级。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向江西升华支付5亿元预付款,支持其扩建36万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并承诺2025-2029年每年采购量不低于产能的80%。这一动作不仅巩固了富临精工在宁德时代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更揭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压密、快充化技术转型的关键趋势。
战略升级:从股权绑定到产能锁定
此次合作并非双方首次牵手。早在2024年8月,江西升华便与宁德时代签署《业务合作协议》,约定在磷酸铁锂材料验证、生产领域建立长期合作机制。2025年3月,宁德时代通过增资扩股成为江西升华第二大股东,持有其18.74%股权,正式达成战略伙伴关系。而本次补充协议的签署,则将合作推向新高度:
资金支持加码:宁德时代一次性支付5亿元预付款,用于江西升华江西基地(16万吨/年)和四川三期(20万吨/年)的产能建设,较原协议7.5万吨/年的规模增长超一倍。
采购承诺延长:合作期限从原协议的2025-2027年延长至2029年,宁德时代承诺每年采购量不低于江西升华承诺产能的80%,且后者100%产能优先用于宁德时代订单。
技术方向明确:协议重点指向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适配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的技术需求。
技术迭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成竞争焦点
宁德时代之所以重金锁定富临精工产能,源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快充技术的迫切需求。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50万辆,增速近30%,渗透率超55%。其中,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占比超80%,比亚迪刀片电池、特斯拉标准续航版等主流车型均采用该技术路线。
磷酸铁锂电池的崛起,得益于其成本优势和安全性,但能量密度短板曾限制其应用范围。近年来,通过结构创新和材料升级,其能量密度已接近三元锂(180-200 Wh/kg),并支持更高倍率充电。
富临精工正是这一技术迭代的受益者。公司2024年高压密磷酸铁锂产量达12.82万吨,在建产能15万吨,此次扩产将使其2025年有效产能提升至30万吨,成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福特等国内外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行业格局:头部效应加剧,供应链深度绑定
磷酸铁锂材料市场正经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需求爆发式增长:2025年1-5月,全球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49.9%,首次超过三元锂;中国储能领域市场份额更超85%。另一方面,行业洗牌加剧:落后产能因供需错配普遍亏损,市场份额向具备高压密技术的头部企业集中。
目前,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等企业构成第一梯队。宁德时代通过长单锁定供应商产能,既保障自身供应链安全,又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例如,其与万润新能签订的5年大单,与龙蟠科技、楚能新能源的50亿元销售合同,均体现这一策略。
富临精工此次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不仅巩固了其“宁王”核心供应商的地位,更通过股权回购强化了对子公司的控制,为未来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奠定基础。
政策驱动:大功率充电时代加速到来
合作背后,离不开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强力推动。2025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明确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并要求车企自建充电设施无差别开放,打破品牌壁垒。
这一政策将直接缓解用户“充电焦虑”,推动磷酸铁锂电池在快充领域的应用。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的普及,以及富临精工等企业高压密材料的供应,将成为政策落地的重要支撑。
未来展望:从材料到生态,绿色转型再提速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折射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深刻变革:从单一材料供应,到技术协同、产能绑定,再到生态共建。富临精工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将加速。富临精工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如废旧电池回收),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更契合ESG投资趋势,为其估值提升打开想象空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