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金属镨涨 5000 元!供需缺口已现,人形机器人带火的行情能持续吗?

金属镨涨 5000 元!供需缺口已现,人形机器人带火的行情能持续吗?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最新数据显示,11月21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报7587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涨5000元;氧化镨均价同步走高,报575000元/吨,单日涨幅达2500元。在氧化镝等品种同期下跌的背景下,镨系产品的逆势上扬显得尤为亮眼,这背后既有新兴产业爆发的需求拉动,也离不开供给端的刚性约束,多重利好共振下,稀土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已愈发清晰。

长江有色金属网最新数据显示,11月21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报7587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涨5000元;氧化镨均价同步走高,报575000元/吨,单日涨幅达2500元。在氧化镝等品种同期下跌的背景下,镨系产品的逆势上扬显得尤为亮眼,这背后既有新兴产业爆发的需求拉动,也离不开供给端的刚性约束,多重利好共振下,稀土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已愈发清晰。

需求端:新兴产业+传统刚需形成共振

镨价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源自下游需求的全面爆发,其中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产业的双轮驱动效应最为显著。作为生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关键原料,镨的需求轨迹与永磁产业高度绑定。近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成为拉动需求的全新增长极,数据显示每台人形机器人需搭载0.5至1.3公斤镨钕磁体,2025年全球该类机器人销量预计达10万台,直接带动相关轻稀土需求同比暴涨200%。这种爆发式需求不仅消化了存量产能,更引发市场对未来供给缺口的担忧。

传统刚需领域的持续回暖则为镨价提供了坚实支撑。新能源汽车与风电产业作为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两大消费主力,近期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方面,随着全球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每辆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对镨系原料的需求稳定释放;风电领域则受益于各地新能源装机计划的推进,大型风机对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用量持续提升。双重需求叠加下,下游永磁材料企业订单饱满,为镨价上涨注入强劲动力。

供给端:政策管控+进口收缩锁死增量

与需求端的旺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镨的供给端正面临多重约束,供需错配的格局持续加剧。国内政策层面,稀土开采总量控制体系不断完善,2025年国内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5万吨,同比仅增5%,其中镨对应的核心供给量约9万吨,而全年需求预计达12万吨,供给缺口已现。行业龙头北方稀土独占全国75.2%的轻稀土配额,行业双寡头格局下,企业扩产受到严格管控,供给弹性极低。此前8月落地的《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更将进口稀土矿的冶炼分离纳入管控,彻底遏制了“灰黑稀土”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紧了有效供给。

进口端的不确定性则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紧张。缅甸作为国内轻稀土进口的重要来源,占进口量的30%,但近期其政局波动导致稀土矿进口量环比下降15%;美国MP矿2025年对中国轻稀土出口量预计缩减1.2万吨,而澳大利亚等国的新建稀土项目受环评、技术等因素制约,产能爬坡至少需要2年时间,短期难以弥补供给缺口。与此同时,国内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截至10月底,国内稀土行业库存同比下降38%,六大稀土集团的氧化镨钕库存仅能维持1个月左右的生产,下游企业为避免断供纷纷提前预付货款、按季度备货,这种补库行为进一步放大了价格涨幅。

政策微调释放积极信号,市场信心持续提振

近期政策层面的微调也为镨价上涨提供了情绪支撑。11月7日,商务部公告称暂停实施部分稀土设备、原辅料和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一年,尽管并非全面放宽,但“合规即放行”的导向稳定了全球合规企业的订单预期,带动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这种政策调控既守住了战略安全底线,又为合法贸易松绑,使得全球对中国轻稀土的依赖度进一步提升,叠加此前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的政策效应,形成了“管控与疏导结合”的市场预期,推动镨价稳步上行。

从市场联动来看,11月20日A股稀土板块已率先躁动,争光股份涨停,广晟有色、中矿资源等涨幅居前,资本市场的预热与21日镨价的实质性上涨形成呼应,显示市场对稀土板块的信心正在增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稀土价格受政策、供需、国际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波动难免,投资者需保持理性。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