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碳酸锂再涨 2700 元!储能 + 动力电池双轮驱动,锂价要掀新行情?

碳酸锂再涨 2700 元!储能 + 动力电池双轮驱动,锂价要掀新行情?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11月18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均价报91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报891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双双暴涨2700元,延续近期强势涨势。期货市场同样躁动,主力合约开盘惯性冲高,涨幅一度突破4%,虽午后情绪降温收窄至0.93%报93520元/吨,但全天市场热度丝毫不减。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11月18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均价报91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报891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双双暴涨2700元,延续近期强势涨势。期货市场同样躁动,主力合约开盘惯性冲高,涨幅一度突破4%,虽午后情绪降温收窄至0.93%报93520元/吨,但全天市场热度丝毫不减。

需求端“双轮驱动”:储能与动力电池齐发力

碳酸锂价格上涨的核心逻辑,始终锚定在需求端的强劲表现。近期储能与动力电池两大主力市场的持续升温,叠加固态电池量产突破的利好刺激,为锂价提供了三重支撑。从动力电池领域看,下游终端需求的旺盛持续传导至上游原料环节,金发科技11月16日披露的比亚迪5亿电池托盘订单于17日批量交付后,18日产业链备货需求仍在攀升,比亚迪当日收盘价达96.49元,市值维持8797亿元高位,印证龙头产能释放的强劲动能。更值得关注的是,11月18日安徽安瓦新能源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落户芜湖并冲刺量产,其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超280wh/kg,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储能领域,直接拉动市场对锂原料的长期需求预期。

储能市场的超预期增长则成为另一大驱动力。光大期货数据显示,11月国内三元材料与磷酸铁锂对碳酸锂的需求环比增加4%至11.46万吨,其中储能电池的贡献尤为显著。随着各地新能源消纳需求提升,大型储能电站项目密集开工,直接带动锂盐采购需求放量,形成“动力电池稳基盘、储能市场拓增量”的双轮驱动格局。

库存与预期共振:去库验证基本面,龙头预判提振信心

基本面的强劲通过持续加速去库得到充分验证。据行业监测数据,自8月中旬以来碳酸锂库存已连续14周去化,截至11月18日库存规模进一步降至12.4万吨以下,累计去化超1.8万吨,库销比接近1的危险水平,下游企业补库需求异常迫切。这种“需求激增、库存锐减”的供需错配格局,成为推动市场看涨预期的核心底气,也让产业链对原料采购的积极性持续攀升。

行业龙头的乐观预判与市场表现进一步放大了看涨情绪。作为全球锂业巨头,赣锋锂业18日收盘价达69.92元,市值1440亿元,其此前在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的预判——2025年全球碳酸锂需求上调至155万吨、2026年增速30%-40%——仍被市场奉为核心信号,多家机构随之上调今明两年需求预期。龙头企业的股价坚挺与需求预判形成共振,不断强化市场共识。

资金涌入放大弹性,期货冲高回落显分歧

强烈的看涨预期吸引资金加速入场,成为放大价格涨幅的关键推手。11月18日碳酸锂期货单日增仓9.35万手,总持仓量飙升至111.8万手的历史新高,成交量同步翻倍至185万手,大量投机资金与产业资金的集中涌入,直接推动期货价格开盘即冲高,也让现货市场的涨价底气更足。

不过午后盘面的涨幅收窄,也暴露了市场的潜在分歧。一方面,期现价差当日扩大至9000元/吨左右,套利资金的介入压制了涨幅;另一方面,部分机构提示短期风险,宏源期货指出动力电池即将进入传统淡季,近三周动力电芯产量已持平,储能需求增量或难以完全抵消动力端的季节性下滑。这种分歧使得盘面在冲高后回归理性,形成“现货强、期货震”的格局。

后续关注点:淡季需求与复产节奏成关键

短期来看,碳酸锂持续去库的格局有望延续,下游补库周期尚未结束,价格仍有强劲支撑。但长期走势需重点关注两大核心变量:一是明年一季度淡季需求表现,若动力电池装机量出现超预期下滑,可能打破当前供需平衡;二是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的复产节奏——该矿作为宜春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因采矿证到期停产后,目前复产申请进展顺利,预计很快复工,其复产速度将直接影响供应端弹性。此外,澳大利亚、津巴布韦进口锂辉石精矿价格已出现55美元/吨的上调,也为供应端带来潜在变量。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碳酸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