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讯,2025年1-9月全球铜行业呈现显著的产量分化格局,头部企业表现迥异。必和必拓、力拓集团、五矿资源等企业实现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五矿资源增幅超四成;而自由港麦克莫兰、嘉能可等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嘉能可同比降幅更是超过两成,行业供需格局正随产能变动悄然调整。
产量增长阵营中,中国企业表现尤为亮眼。五矿资源以34.55万金属吨的前三季度产量实现44.84%的同比高增,领跑全球主要铜企。国际矿业巨头同样展现强劲增长动力,力拓集团前三季度铜矿产量达53.77万金属吨,同比增幅高达21.03%;必和必拓虽增幅相对温和,但其105.09万金属吨的累计产量仍稳居前列,同比增长6.0%。
据行业分析,此次产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关键矿山产能释放与运营效率提升。具体来看,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通过选矿厂技术升级实现效率优化,产能利用率显著提高;蒙古Oyu Tolgoi地下矿进入产能爬坡关键期,产量逐步释放;秘鲁Las Bambas铜矿则保持稳定运营状态,为相关企业贡献了持续的产量增量。多重积极因素叠加,推动增长阵营企业实现产能突破。
与增长阵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国际巨头面临产量下滑压力。自由港麦克莫兰前三季度产量同比下降8.8%,嘉能可则遭遇23.54%的大幅下滑,成为主要企业中降幅最明显的一家。市场人士推测,嘉能可等企业的产量下滑或与部分矿山品位下降、设备检修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链扰动有关,但企业尚未就具体原因发布官方说明。
在全年产量指引方面,行业内多数企业保持乐观。必和必拓、力拓集团、五矿资源等均表示将维持年初制定的全年产量目标,认为后续产能释放节奏可保障目标达成。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重要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因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已将年度产量目标从134-137万吨下调至131-134万吨,成为少数调整全年目标的头部企业。
当前全球铜市场正处于供需紧平衡的关键阶段,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此前预测2026年全球铜将出现15万吨供应短缺,此次主要企业产量分化或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业内人士指出,具备优质矿山资源、技术升级能力及稳定运营水平的企业,将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