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半导体板块热潮涌动 中国超高纯金属崛起!

半导体板块热潮涌动 中国超高纯金属崛起!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9 月 12 日,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芯原股份涨超 10% 创历史新高,市场对超高纯金属材料的关注度持续飙升。随着3nm芯片走向量产,半导体行业正迎来一场无声却深刻的材料革命。芯片制造对金属纯度的要求已逼近物理极限——以铜为例,7N级(99.99999%)超高纯铜成为刚需,电阻率大幅降低,电流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在这场以“原子级精度”为目标的竞争中,中国力量正悄然重构全球供应链格局。

9 月 12 日,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芯原股份涨超 10% 创历史新高,市场对超高纯金属材料的关注度持续飙升。随着3nm芯片走向量产,半导体行业正迎来一场无声却深刻的材料革命。芯片制造对金属纯度的要求已逼近物理极限——以为例,7N级(99.99999%)超高纯铜成为刚需,电阻率大幅降低,电流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在这场以“原子级精度”为目标的竞争中,中国力量正悄然重构全球供应链格局。

超高纯金属:从依赖进口到国产突破
在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金属纯度直接影响性能与良率。3nm制程中,7N高纯铜通过原子级沉积形成微电路,使电阻降低30%,电流密度突破5×10⁶ A/cm²。而封装环节的“单晶纳米铜”技术也实现国产突破,晶粒尺寸控制在50纳米以内,焊接强度提升40%,打破海外长期垄断。目前,江丰电子、有研新材等企业已实现5N级以上靶材量产,安集科技在抛光液、鼎龙股份在抛光垫领域不断挤压陶氏、Cabot等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更逐渐成为高端材料的供应极。

小金属:战略价值与资源博弈并存
钴、钽、铟等小金属在7nm以下制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钴替代传统铜钨合金,使芯片传输速度提升15%;钽作为阻挡层材料,杂质需控制于ppb级,直接影响先进制程良率。铟的需求爆发尤为显著。除ITO靶材外,在异质结电池(HJT)和800G光模块推动下,2035年全球铟需求或达8000吨,较当前增长15倍。中国作为铟、锗主产国,通过出口管制与回收技术提升双向发力,逐步掌握资源话语权。

技术创新驱动国产替代提速
纳米金属材料不断突破性能边界。国内企业如复朗施已实现3纳米级金属颗粒量产,成本降低40%;博威合金开发的高导热铜合金应用于英伟达H100芯片散热,氧化镓单晶成本降至日本同类产品的50%。与此同时,循环经济战略加速推进。中国从矿渣中提取高纯镓,年产能已达500吨,而欧美也在积极布局电子废弃物回收,目标2030年实现镓、铟回收率超70%。

从追赶走向引领
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已进入从“国产替代”到“技术输出”的转折点。在湿电子化学品、靶材、抛光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部分产品纯度达到PPT级别,8英寸氧化镓单晶等技术实现全球首发。

结语
半导体金属材料已从“制造耗材”升级为“战略资源”,在定义未来科技格局中占据核心地位。随着中国在超高纯提炼、纳米结构设计、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全球供应链正迎来新一轮权力重构。谁掌握材料,谁就掌握未来——这场无声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