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9月5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突破80万元/吨大关,单日涨幅2500元至808750元/吨;而氧化镨则维持647500元/吨高位横盘。这一分化表现背后,是稀土行业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缩影——金属镨作为钕铁硼磁体核心原料,直接绑定新能源车、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需求,而氧化镨更多反映传统催化、陶瓷领域存量博弈。
政策严控强化供给刚性
据《稀土管理条例》及地方政策汇编,2025年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仅增3%,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配额占比超65%。北方稀土作为全球最大轻稀土供应商,其9月3日业绩说明会透露"全年精矿产量已达规划上限",印证供给端严控态势。厦门钨业同日披露的稀土深加工产能利用率达92%,进一步验证产业链中游瓶颈效应。
新能源赛道驱动需求引擎
中国工程科学研究院最新物质流分析显示,2023-2025年钕铁硼磁体需求复合增速达18%,其中新能源车用高性能磁材占比从35%提升至47%。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3%,渗透率突破44.3%。每辆新能源汽车电机需消耗约4公斤钕铁硼磁材,直接拉动金属镨需求激增。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小米CyberOne等新兴应用领域加速落地,单台机器人伺服电机磁材用量超1公斤,进一步推高金属镨需求。风电领域,金风科技15MW海上风机单台镨用量突破800kg,较2020年机型激增5倍。
相比之下,氧化镨作为钕铁硼磁材的中间产品,其需求增速受磁材企业库存管理策略影响更大。7月以来,磁材企业因前期低价点价活动已完成补库,近期采购趋于谨慎,导致氧化镨价格表现弱于金属镨。
龙头企业动态释放信号
北方稀土当日股价上涨2.26%,市值突破1800亿元,机构持仓显示香港中央结算连续三周增持。厦门钨业同期公告,其赣州豪鹏子公司入选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白名单,形成"上游开采-中游深加工-下游回收"闭环。中科三环磁材事业部透露,9月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Q1,高端磁材产品溢价达30%。
风险提示与展望
尽管短期供需错配支撑镨价,但需警惕海外矿山复产风险——澳大利亚Lynas公司2025年Q3产能利用率已达85%,较2024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技术替代方面,日本住友金属研发的镧系磁材已实现20%镨替代,若量产将冲击需求结构。投资者应关注10月1日《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监管动向,以及欧盟碳关税对出口成本的影响。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