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云南铜业:深耕铜产业链 筑牢资源保障根基

云南铜业:深耕铜产业链 筑牢资源保障根基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长江有色金属网9月5日讯,作为中国铜行业领军企业之一,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铜业”)近日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了其资源储备与产业链布局的最新进展。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保有铜资源矿石量达9.56亿吨,铜金属量361.37万吨,平均品位0.38%,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2025年6月末铜资源储量达361万吨,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

长江有色金属网9月5日讯,作为中国铜行业领军企业之一,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铜业”)近日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了其资源储备与产业链布局的最新进展。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保有铜资源矿石量达9.56亿吨,铜金属量361.37万吨,平均品位0.38%,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资源储备量质齐升,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云南铜业依托西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以铜为核心,覆盖勘探、采选、冶炼、精深加工及贸易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控股的迪庆有色普朗铜矿、玉溪矿业大红山铜矿、迪庆矿业羊拉铜矿三大主力矿山,成为资源储备的核心支撑。其中,普朗铜矿作为国内大型地下铜矿,以规模化、智能化开采著称;大红山铜矿则凭借深厚的资源禀赋和成熟技术,持续稳定贡献产量。

据公司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其铜资源金属量较上年同期增长显著,矿石量与品位均处于行业前列。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当前全球铜资源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云南铜业的资源自给率持续提升,不仅有助于降低原料成本波动风险,更为其拓展高端铜材加工、新能源领域用铜等新兴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产业链协同发力,打造综合竞争力

云南铜业以“铜基”为主线,同步布局贵金属、稀散金属及硫化工等多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推动冶炼环节能耗降低、效率提升,阴极铜、黄金、白银等主产品产量稳居国内第一梯队。同时,依托硫化工产业链,公司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效益双赢,进一步巩固了绿色矿山建设成果。

在贸易领域,云南铜业依托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构建了覆盖国内外市场的销售网络,铜原料及产品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市场话语权稳步提升。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资源+技术+市场’三维驱动战略,加快向铜基新材料、高端制造等价值链高端延伸。”

行业积淀深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历经数十年深耕,云南铜业已成长为集资源开发、冶炼加工、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铜企,其产业链完整度、技术储备及市场响应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面对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公司正加速布局新能源用铜、电子信息材料等新兴领域,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分析人士指出,云南铜业凭借资源、技术、渠道的多重优势,有望在铜行业周期上行阶段进一步释放盈利潜力,同时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随着国内外铜需求持续回暖,其作为行业龙头的战略价值将更加凸显。

结语

站在资源保障与产业升级的交汇点,云南铜业正以“稳资源、强链条、拓市场”为抓手,书写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全产业链布局,助力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为全球铜产业绿色转型贡献“云南力量”

 对于后市:

铜价坚挺:2025年以来,受全球新能源基建投资拉动,铜价维持在高位运行,分析预测供需缺口将延续至2030年,铜价继续保持坚挺。

  •政策支持: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云南作为有色金属大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技术突破:云南铜业近期宣布在低品位铜矿生物浸出技术上取得突破,有望进一步降低开采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云南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