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监测显示,2025年8月下旬国内有色金属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态势:电解铜、铝锭、铅锭价格环比上涨,而锌锭价格则逆势下跌。这一价格波动格局折射出多重产业动态与宏观经济因素的交织影响,凸显不同金属品种在供需结构、政策导向及产业链变革中的差异化表现。
电解铜:需求韧性支撑涨势,供应扰动强化上行预期
电解铜价格环比上涨0.1%至79237.1元/吨,延续了上半年的强势表现。需求端,新能源汽车、电网建设及AI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持续拉动铜消费,全球铜矿供应增量有限叠加冶炼厂减产预期,形成“需求韧性强+供应弹性弱”的支撑逻辑。据USGS数据,2024年全球铜精矿产量仅增长1.8%,而中国作为冶炼大国,铜精矿对外依存度高达90%,海外矿山扰动(如TC加工费跌至-44美元/吨)进一步推高冶炼成本,强化了市场对供应收紧的预期。
铝锭:轻量化需求与成本优化共振,绿电转型加速产业升级
铝锭价格环比上涨0.5%至20741.4元/吨,主要受益于汽车轻量化、光伏边框及包装行业的增量需求。技术层面,电解铝企业通过智能温控系统降低吨铝电耗12%,叠加西南地区丰水期电价下调0.08元/度,成本优势显著。政策端,中国“双碳”目标推动绿电占比提升,广东等地要求电解铝企业绿电占比不低于30%,倒逼企业投资光伏项目,形成“绿电成本下降-产能利用率提升”的良性循环。
铅锭:电池需求稳中有升,再生铅供应受限推高价格
铅锭价格环比上涨0.2%至16735.7元/吨,核心驱动来自铅酸电池需求的稳定增长。国内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废铅料回收量增长5%,但三季度再生铅企业受废电池淡季及环保检查影响,产量下降30%,原生铅企业虽开工率达85%,但加工费低位制约供给弹性。欧洲汽车市场回暖及东南亚基建项目进一步拉动出口订单,形成“内需+外需”双引擎支撑。
锌锭:供应增量叠加需求放缓,库存压力显现下行压力
锌锭价格环比下跌0.9%至22200元/吨,成为唯一下跌品种。供应端,国内精炼锌产量持续释放,6月产量达58.46万吨,环比增长6%,7月预计进一步增至59.62万吨,库存方面,国内社会库存小幅累积,叠加建筑行业需求放缓(如房地产竣工面积低位),形成“供应增加+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海外方面,LME锌库存维持高位,进口矿加工费低位运行,进一步压制价格上行空间。
展望后市,有色金属价格分化格局可能持续。铜、铝受新能源及轻量化需求支撑,价格中枢有望保持高位;铅在电池需求稳定及再生铅供应受限下,或维持区间波动;锌则需警惕供应过剩及库存累积风险。政策层面,环保限产、出口退税调整及新能源补贴政策将进一步影响产业格局,而绿电转型、技术升级及产业链整合将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