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锋锂业(002460.SZ)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公司已实现硫化物固态电池核心材料的规模化供应,其自主研发的硫化锂产品凭借全球领先的技术指标,正式进入下游客户量产体系,标志着我国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公告,赣锋锂业硫化锂产品主含量≥99.9%,粒径分布D50≤5μm(即50%颗粒粒径小于5微米),杂质含量控制达到国际顶尖水平。这一指标不仅满足高导电性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技术要求,更通过客户严格的质量认证,目前已向多家头部电池企业稳定供货。
业内人士指出,硫化锂作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料,其纯度和粒径控制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赣锋锂业此次量产的产品性能,已接近日本头部材料企业水平,填补了国内高端硫化锂材料的空白。
当前,全球车企与电池厂商正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丰田计划2027年实现装车,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亦将全固态电池视为下一代技术核心。而硫化物体系因高离子电导率被视为最接近商业化的技术路线,但其材料制备难度大、成本高昂,长期被日韩企业主导。
赣锋锂业此次突破,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更通过本土化供应降低产业链成本。某头部电池企业研发负责人表示:“赣锋硫化锂的稳定供货,为我们加速全固态电池中试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实现量产的同时,赣锋锂业透露正在开发“更具成本优势的硫化锂制备工艺”。据悉,当前硫化锂市场价格高达数百万元/吨,是液态锂电池成本的数十倍,成为全固态电池商业化主要瓶颈之一。
公司研发团队通过改进合成路线、优化提纯工艺,已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分析师预测,若新工艺实现规模化应用,硫化锂成本有望下降50%以上,推动全固态电池成本逼近液态电池区间,加速其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渗透。
作为全球锂资源巨头,赣锋锂业近年来持续加码新材料研发。除硫化锂外,公司同步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资源-材料-电池”全产业链布局。
西部证券研报指出,固态电池材料赛道将催生千亿级市场,赣锋锂业凭借资源储备与技术先发优势,有望在2025-2030年固态电池产业化窗口期中,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材料核心供应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