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均价报78450元/吨,单日下跌600元;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76800元/吨,同样下跌600元。期货市场则呈现窄幅震荡态势,主力合约微涨0.39%,收报77180元/吨。
市场呈现“现货下跌、期货企稳”的分化格局。江西锂矿停产整顿与下游旺季备货需求共同作用下,碳酸锂市场正经历一场供需再平衡的考验。
01 价格走势,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
八月以来碳酸锂市场演绎了一场精彩的“过山车”行情。

现货方面,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本月初,电池级碳酸锂起涨于69550元/吨,随后一路攀升至8月19日的86450元/吨高点,随后掉头向下,截至8月29日已经回落至78450元/吨。
期货市场同样波动剧烈。8月11日,受宁德时代旗下江西枧下窝矿区停产消息刺激,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一度涨停。
随后几个交易日,主力合约从最高点回落累计跌幅超11%,今日终于小幅企稳。
这种波动背后是市场对供需基本面分化解读的结果。短期看,供应扰动因素频发;中长期看,全球锂资源供应持续放量,市场供给宽松局面未改。
02 供应格局,收缩与扩张并存
当前碳酸锂市场最大的变数来自供应端。江西地区锂矿企业面临采矿证合规整顿的挑战。
据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需在9月30日前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编制。若未能按时完成审批,企业将面临停产、罚款甚至采矿证被收回的风险。
宁德时代旗下江西枧下窝矿区因采矿权证到期已暂停开采,停产可能持续三个月以上。该矿区年产量约占国内产量的近1/8,导致碳酸锂供应短期出现明显缺口。
海外供应则呈现增加态势。智利7月碳酸锂出口量环比增加43.16%,其中对中国出口量增长33.31%。澳大利亚Greenbushes矿山三期项目预计三季度投产,达产后将新增碳酸锂当量6.5万吨/年。
03 需求态势,动力与储能分化
需求端呈现“动力稳健、储能爆发”的分化格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增长态势,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幅均接近40%。
八月以来,主机厂均大力度为传统“金九银十”市场销售旺季备货,提前布局生产,持续加大对电芯的采购力度。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50.2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9%。
储能领域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量同比增长160%,带动储能型磷酸铁锂需求激增。8月磷酸铁锂排产预计达30.92万吨,环比增长3.38%,部分企业订单已排至2026年一季度。
04 库存结构,高位去化与压力并存
尽管近期库存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处高位。最新数据显示,碳酸锂社会库存维持去化态势,环比减少713吨,至14.15万吨左右。
库存结构出现分化:冶炼厂、贸易商及其他端口均明显去库,但下游补库量较大。下游企业原料库存周期压缩至7-10天,补库行为将影响价格波动。
期货仓单量微增至2.93万吨,但较可交割品理论量仍有40%缺口,反映现货市场流通性紧张。这种库存结构表明市场正在逐步消化高位库存,但过程可能需要时间。
05 资金动向,多空博弈与情绪转换
资本市场对锂电板块情绪回暖。8月29日,锂电池概念板块上涨1.04%,成交金额达32.1亿元。先导智能涨停,宁德时代大涨10.37%,比亚迪涨幅达4.34%。
期货市场则呈现多空博弈加剧态势。碳酸锂主力合约在76800--78500元/吨区间反复震荡,持仓量持续高位反映市场对后市分歧明显。
近期碳酸锂期货呈现减仓下行态势,连续四日减仓。市场看空情绪升温,宜春银锂宣布近期将复工复产、7月锂矿进口量环比增长超30%等利空消息增多。
企业层面动作频频。部分锂企通过减产或暂时停产来减少供应,提升价格:有的开展长达数月“技改”并大幅减产,有的停产一个月进行“检修”。
06 未来展望,紧平衡与区间震荡
业内普遍认为,碳酸锂价格已接近成本支撑位,但高库存与产能释放压力下,短期难现趋势性反弹。若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或储能需求回暖,或能带动价格修复至8.5万元/吨上方。
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将维持弱势震荡。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与技术迭代将重塑竞争格局,具备资源自给率与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有望率先复苏。政策方面,国家战略储备制度要求2025年底前建立不低于10万吨碳酸锂储备,对价格形成边际支撑。
市场目光聚焦江西。9月30日将是当地8家锂矿企业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的最后期限,这一事件结果将直接影响月产能1.5-2万吨的锂盐供应。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到来,下游需求仍具备一定刚性支撑。若江西锂矿停产问题持续,碳酸锂供需将趋向紧平衡,价格有望获得支撑并重新测试80000元/吨整数关口。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