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日前发布公告,宣布拟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在珠海市斗门区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项目,主要用于钢壳量产线的建设。项目预计工期12个月,旨在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市场份额。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带动锂电池需求爆发。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380GWh,同比增长超40%,储能电池需求亦同步增长。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纷纷通过技术迭代抢占市场。珠海冠宇此次押注的钢壳电池,因具备高能量密度与轻量化特性,被视为替代传统铝壳电池的重要方向。
行业扩产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新开工项目超50个,总投资额逾3000亿元。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加速布局海外产能,而中小厂商则聚焦细分领域寻求差异化突破。珠海冠宇作为消费电池起家的企业,此次加码动力赛道,既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亦暴露出行业产能过剩隐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扩产声势浩大,产业链利润空间却持续承压。
碳酸锂价格年内跌幅超40%,带动锂电池成本中枢下移,但终端车企的价格战压缩了材料端议价能力。
政策层面,国家“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工信部近期明确将支持高性能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珠海冠宇所在的广东省亦出台政策,对新能源电池项目给予税收减免与用地支持。然而,地方政府招商竞争引发的低效产能重复建设问题,仍需警惕。
后市,新型电池技术将成为破局关键。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虽具潜力,但商业化落地仍需时日。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