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枯水期减产倒计时!下游拉晶厂“囤硅”抢跑,多晶硅价格或迎暴涨周期?

枯水期减产倒计时!下游拉晶厂“囤硅”抢跑,多晶硅价格或迎暴涨周期?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尽管当前多晶硅库存已堆积至约40万吨高位,且9月料企排产仍维持环比微增态势,但市场交易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聚焦“当前库存消化”转向押注“未来供给短缺”。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报告显示,尽管当前多晶硅库存已堆积至约40万吨高位,且9月料企排产仍维持环比微增态势,但市场交易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聚焦“当前库存消化”转向押注“未来供给短缺”。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因素在于,市场普遍预期10月枯水期将导致四川、云南两大硅料生产基地出现大幅减产,由此引发的供给收缩预期正持续推高硅料价格。

报告指出,受枯水期减产预期及政策干预风险双重影响,下游拉晶厂采购策略已由被动跟涨转向主动备货。近期硅料价格已出现明显上涨,下游企业通过提前锁量锁价、增加安全库存等方式应对潜在供给缺口,这种“预期自我实现”的采购行为进一步加速了价格上涨进程。

从供需结构看,当前多晶硅市场呈现“短期供给宽松+远期供给趋紧”的矛盾特征。9月料企排产虽环比微增,但难以抵消市场对四季度减产规模的预期差。分析认为,供给端减产预期与政策干预风险是本轮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力,而下游主动备货行为则起到了“加速器”作用。市场交易逻辑的转变标志着多晶硅定价体系已从“库存消化周期”转向“供给收缩时间轴”。

展望后市,在Q4减产正式兑现前,市场看涨氛围将持续升温,硅料价格大概率维持上涨态势。但需警惕两大风险因素:一是实际减产规模是否符合市场预期,若减产幅度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价格回调;二是下游成本接受度临界点,当前硅片环节已面临利润压缩压力,若硅料价格持续飙升或触发产业链负反馈机制。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多晶硅价格上涨已超越传统库存周期范畴,成为市场预期与产业政策的博弈场。随着四季度枯水期临近,市场将密切关注四川、云南基地实际减产执行情况,以及政策层面是否出台保供稳价措施。在这场“未来短缺”的预期游戏中,谁能在供给收缩与成本控制的平衡木上走得更稳,将成为决定产业链利润分配的关键。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多晶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