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黑金之城转身“氢”装上阵:六盘水如何撬动新能源赛道?

黑金之城转身“氢”装上阵:六盘水如何撬动新能源赛道?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尽管进展迅猛,氢能产业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氢能储运成本偏高,长距离运输仍依赖高压气态储运,经济半径不足300公里;二是终端应用场景单一,氢能船舶、储能电站等新兴领域尚处空白。

2025年9月,贵州省六盘水市的氢能产业再次引发全国关注,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在该市正式投运,标志着西南地区氢能铁路货运实现零的突破。
这座曾以煤炭闻名的资源型城市,正通过产业链延伸,将工业废气转化为清洁能源,书写着传统能源基地的绿色转型传奇。 

从技术路径看,六盘水选择了一条“立足煤、超越煤”的差异化道路。依托产业基础,当地企业通过焦炉煤气提纯制氢,将煤炭副产品转化为高纯度氢源,成本较电解水制氢降低40%。

2025年8月,贵州省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六盘水打造为“西南氢谷”,计划三年内投资200亿元建设氢能装备制造基地。
在招商引智方面,先后引入东方电气、国鸿氢能等龙头企业,落地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生产线,本地企业贵州盘江电投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堆寿命突破2万小时,技术指标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市场需求的爆发进一步验证了六盘水产氢模式的可行性。
随着“成渝氢走廊”建设提速,六盘水作为西部氢源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
2025年1-8月,全市氢能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40%,带动就业超5000人。

尽管进展迅猛,氢能产业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氢能储运成本偏高,长距离运输仍依赖高压气态储运,经济半径不足300公里;二是终端应用场景单一,氢能船舶、储能电站等新兴领域尚处空白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企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