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于2025年9月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提出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推动技术创新等举措,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近期市场动态:产业链价格逐步回升、头部企业盈利改善、新兴技术加速商业化。
政策调控与行业自律双轮驱动
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强化了“全国一盘棋”的产业治理思路,要求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并建立价格监测机制,严打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行为。此前,工信部已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通过提升电池组件效率指标倒逼技术升级。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头部企业签署自律公约,明确行业成本基准线,推动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在政策引导下,2025年三季度硅料、硅片价格上涨,组件集采报价回升,市场信心显著修复。
面对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企业加速布局差异化技术路线。与此同时,行业加速淘汰低效PERC产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企业加速工艺优化,AI技术的深度渗透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尽管行业仍面临库存消化与贸易摩擦压力,但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突破600GW,通过海外建厂与高端产品出口,中国光伏产业有望维持5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随着绿证交易、碳关税等机制完善,具备低碳供应链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获得更高溢价。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