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综合氯化钴综合报价区间为64,100-65,100元/吨,均价报64,6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00元/吨。这已是该品种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小幅上行,市场在成本支撑与需求博弈中呈现结构性调整特征。
成本驱动下的价格韧性
当前氯化钴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来自上游钴中间品的高位运行。2025年8月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均价环比上涨约8%,叠加刚果(金)政府计划于9月21日颁布的新出口政策引发供应收紧预期,矿商捂货惜售现象加剧,现货流通量持续受限。
冶炼厂方面,钴中间品采购成本已突破13.3美元/磅,部分中小厂商因成本倒挂被迫减产,进一步压缩市场供应。尽管下游四氧化三钴及三元材料企业采购以刚需为主,但原料端刚性成本支撑仍推动价格中枢上移。
需求分化与库存博弈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钴盐的需求呈现“高端稳定、低端收缩”特征。尽管动力电池企业普遍采用高镍低钴技术路线,但高端电池仍需添加钴元素以维持稳定性,头部电池厂9月订单环比增长约5%,支撑电池级氯化钴需求。
反观消费电子领域,3C产品需求疲软导致工业级氯化钴成交清淡。库存方面,冶炼厂成品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25天,但中间品库存仍处历史低位,供需矛盾呈现结构性特征。
国际贸易与政策扰动
刚果(金)新出口政策的具体条款尚未明朗,市场普遍预期配额管控可能从当前1.2万吨/月收紧至0.8万吨/月。若政策落地,预计全球钴原料供应将减少约15%,刺激囤货行为重现。
与此同时,欧盟碳关税政策导致欧洲冶炼厂转向马来西亚等新兴产区采购,推升区域溢价水平。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未锻轧钴进口量同比增长183%,但进口均价环比上涨12%。
短期来看,钴中间品价格高位运行与政策不确定性仍将支撑氯化钴价格,但下游需求复苏力度不足可能限制涨幅。若刚果(金)新政策未超预期收紧,预计9月氯化钴价格波动区间将维持在63,500-65,500元/吨。长期而言,高镍低钴技术路线渗透率提升及回收技术突破,或逐步削弱钴资源战略地位,行业洗牌进程或将加速。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