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氧化钕报价区间升至642,500-647,500元/吨,均价645,000元/吨,单日涨幅达2,500元/吨。
价格突破延续了年内稀土市场的强势行情,更折射出供给端刚性约束与新能源需求扩张的深层博弈。
供给端:资源管控强化下的紧平衡格局
国内稀土开采配额制度持续收紧,2025年轻稀土开采指标同比零增长,叠加缅甸中重稀土进口中断(占全球供应量30%),市场现货流通量受限。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分离效率,但产能瓶颈仍未完全突破,导致镨钕氧化物供应缺口扩大。海外新矿投产进度滞后,美国芒廷帕斯矿扩产计划因环保审查延期至2026年,印尼镍钴伴生稀土项目尚未形成稳定供应。
需求端: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双轮驱动
新能源汽车产业贡献核心增量,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5%带动磁材需求激增。新兴应用领域加速放量,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超预期。
市场博弈:价格传导分化与库存策略调整
稀土价格持续上行引发产业链利润重构,中游冶炼环节加工费压缩,部分中小企业转向代工模式。下游磁材企业通过长单锁定原料成本。社会库存呈现结构性分化,氧化钕显性库存降,但金属镨钕隐性库存仍处高位,市场呈现“现货偏紧、远期承压”特征。
政策干预:配额管控与技术升级并重
工信部《稀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落地,明确轻稀土实行“总量控制+弹性配额”,中重稀土实施“开采-分离-应用”全链条监管。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西、内蒙古等重点产区。稀土集团整合加速,中国稀土集团市占率提升至45%,资源定价话语权显著增强。
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主导的供应格局。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元走弱支撑以人民币计价的稀土资产估值,但需警惕新兴市场产能释放带来的边际冲击。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