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稀土市场呈现鲜明“冰火两重天”态势。就在轻稀土品种镨钕上涨的同时,重稀土核心品种镝价却大幅下探。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当日长江综合金属镝均价报1942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暴跌15000元/吨;氧化镝均价报1475000元/吨,单日下跌2500元/吨。这种轻重稀土走势的显著分化,背后是供应端增量释放、需求端阶段性疲软与市场预期调整的多重博弈。
供应端增量释放,短期库存压力凸显
重稀土价格的短期回调,首先源于供应端的边际宽松。作为国内重稀土龙头企业的广晟有色,在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中明确提及“加大分离企业生产规模”,稀土冶炼分离产销量实现显著增长。结合行业数据来看,2025年国内稀土总产量预计突破30万吨,其中中重稀土虽仍受配额管控,但头部企业通过产能优化实现的效率提升,已在四季度逐步转化为实际供应增量。
政策层面的细微调整也间接影响了市场供应预期。11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资源税政策执行口径公告,明确了中重稀土选矿产品的界定标准,将混合稀土氧化物等纳入征税范围。市场解读为行业合规性监管的进一步细化,短期刺激部分中小型冶炼企业在政策落地前加快库存变现,导致市场流通量阶段性增加,对镝价形成直接压制。
需求端旺季不及预期,下游采购趋于谨慎
与供应端增量形成对比的是,镝的核心下游需求呈现阶段性疲软。镝作为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关键添加元素,其需求与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高度关联。尽管11月制造业PMI维持在51.7%的扩张区间,但风电行业进入四季度末的项目收尾阶段,新增装机需求环比回落,据行业测算,11月国内风电用磁材采购量同比下降约8%。
海外需求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需求端压力。欧洲某化工企业近期披露,其法国工厂已具备钕镨氧化物生产能力,并计划2026年内扩展至镝铽元素的商业化生产。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对全球重稀土供应链重构的担忧,虽然短期海外产能难以形成实质替代,但已导致国内磁材出口企业采购意愿降温,部分企业选择缩减镝原料备货量,转而消化现有库存。
市场分化加剧,资金转向轻稀土赛道
镝价的大幅下跌,也与当前稀土市场资金流向的结构性调整密切相关。今年以来轻稀土价格涨幅显著高于重稀土,氧化镨钕年初至今涨幅达30.5%,而重稀土氧化物涨幅仅12.2%。这种涨幅差异吸引资金从估值相对较高的重稀土品种,转向政策利好更集中的轻稀土赛道,形成“轻强重弱”的市场格局。
从交易层面看,前期镝价受库存低位支撑维持高位震荡,部分贸易商积累了一定获利盘。当28日早盘出现供应增量信号时,获利盘集中抛售引发连锁反应,进一步放大了价格跌幅。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重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稀缺属性未变,随着2026年海外磁材产能扩张及国内风电项目重启,镝价有望逐步回归理性区间。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