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行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电解钴产量遭遇大幅下滑,单月产量仅2250吨,较7月减少450吨,环比下降16.67%,较去年同期更是大幅萎缩52.43%,产能利用率持续徘徊在四成以下。受钴中间品供应紧缺、冶炼成本与售价倒挂的双重挤压,国内冶炼厂普遍采取减产或停产措施,且短期内无复产计划,行业整体呈现供需双弱格局。
从供应端看,电解钴冶炼厂开工率已跌至32.71%,部分企业因原料库存告急及利润倒挂被迫关停产线。尽管部分厂商尝试通过新线投产缓解压力,但受制于钴中间品价格高企,实际产能释放受限。当前电解钴即期成本较上月上涨0.79%,而现货价维持在26万-27.4万元/吨区间,企业每生产一吨电解钴亏损约1.2万元,行业亏损面扩大至85%。
下游需求端同样疲软,磁材及合金领域需求整体平淡,终端用户多采取"刚需补库"策略,缺乏增量采购动力。尽管消费电子旺季临近,但终端厂商因库存高位及终端订单不足,暂未启动大规模备货。这种供需双弱格局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生产意愿,形成"减产-需求不足-继续减产"的恶性循环。数据显示,8月四氧化三钴需求仅环比增长11.38%,硫酸钴需求同比下滑26%,产业链传导不畅进一步抑制电解钴消费。
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9月电解钴产量或继续维持在2150吨左右的低位。随着刚果(金)钴原料出口政策调整效应显现,叠加印尼镍钴项目产能释放,原料供应紧张局面或于四季度逐步缓解,但短期内成本倒挂压力仍将制约产能恢复。市场分析指出,电解钴行业或进入“去库存-产能出清”的调整周期,具备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更大份额。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