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期铜价格走势:冲高回落,资金谨慎
9月2日亚盘时段,北京时间17:00分,伦敦三个月期铜转跌,最新价报9864美元/吨,下跌0.11%;
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主力2510合约盘中触及80020元/吨后回落,收盘79660元/吨,跌0.06%,成交量减少16804手,持仓量降579手,显示短期资金谨慎;今日国内现货铜价格上涨,长江现货1#铜价报80230元/吨,涨140元,升水280-升水320,跌20元;
一、宏观驱动:降息预期与美元波动主导短期情绪
1.1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但美元反弹施压
降息概率高企:CME FedWatch数据显示,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达90%,2026年累计降息100个基点预期升温,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鸽派言论为降息提供支撑;
美元短期反弹:尽管美元周一触及五周新低,市场聚焦本周美国系列就业数据,或左右美联储政策路径预期。同时,交易员正评估美国通胀数据、法院对特朗普大部分关税措施的非法裁决,及其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引发的与美联储博弈。但周五亚盘午后,美指强势拉涨至98.238关口,压制商品市场情绪,令美元计价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周二,国内A股市场全线下挫,沪指跌0.45%、沪深300跌0.74%、深证成指跌超2%;有色商品板块涨多跌少,其中沪铜微跌0.06%、沪镍跌0.20%,其他金属则多数上涨,沪铝涨0.24%、沪锌涨0.59%、氧化铝涨0.43%、铸造铝涨0.12%、沪锡涨0.08%、沪铅涨0.06%。
1.2 中国经济数据提振需求信心
制造业扩张加速:中国8月私营部门PMI创五个月新高,新订单增加推动工业生产活跃,澳新银行(ANZ)研报称铜消费韧性抵消外部关税压力,对铜价构成利好;
二、供需基本面:供应收紧VS需求分化,库存压力隐现
2.1 供应端:海外矿端扰动,国内废铜紧张
海外矿供应收缩:智利7月采矿业同比萎缩3.3%,必和必拓埃斯康迪达、Collahuasi铜矿产量下降,全球最大铜生产国产量增长预估被调降;
国内废铜偏紧:8月精废价差走阔至1100元/吨以上,废铜供应不足推高精铜使用比例,但持货商与冶炼厂加工费分歧扩大,后续需关注冶炼端产能利用率变化。
关税落地:美国对铜产业链加征关税政策正式实施,自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普遍征收50%关税,铜输入材料(如铜矿石、精矿、锍铜、阴极铜、阳极铜)及铜废料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限制。
2.2 需求端:传统领域平稳,新兴领域待发力
传统消费稳定:线缆行业需求平稳,汽车产销回升、空调采购预期改善,支撑精铜消费;
新兴领域待验证: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升级,对整体需求将显著增长,单台耗铜量可能增至15公斤。
2.3 现货市场:淡季消费仍不佳,库存去化遇阻
国内库存累积:9月1日电解铜现货库存14.04万吨,较28日增1.25万吨,上海市场进口铜清关流入为主,下游畏高情绪抑制补库;但上海期货交易所最新库存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当周,沪铜库存周环比下降2.39%至79,748吨,国际铜库存减少427吨至12,428吨,低库存状态持续支撑价格。
伦敦库存方面,截至9月2日,伦铜库存小幅下降100吨至158775吨。
三、操作建议
操作建议:短线关注8万关口,中线布局期权
多单策略:依托MA5日均线(约79500元/吨)介入,若突破8万关口可加仓;
期权对冲:关注2510合约执行价8.2万买入看涨期权,权利金随铜价上涨或扩大收益。
四、风险因素:需警惕三大变量
美联储政策超预期:若9月降息幅度不及预期或通胀反弹,可能引发铜价回调;
中国需求不及预期:若制造业PMI扩张放缓或房地产投资疲软,铜消费可能承压;
红海局势实质影响:若集运供应链中断加剧,可能推高运输成本并间接影响铜价。
结语:多空交织下,8万关口成短期胜负手
铜价当前处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与中国需求支撑的共振期,但国内累库压力与美元反弹构成短期制约。若8月中国官方PMI(周五公布)延续扩张,且美联储降息如期落地,铜价有望突破8万关口并扩大涨势;反之则需警惕技术性调整。投资者应紧扣供需边际变化,灵活运用期货与期权工具对冲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