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的全球金融市场,被一声"黄金暴走"彻底点燃——COMEX黄金期货盘中刺穿3552美元/盎司,刷新历史峰值;伦敦金现货同步跃升至3474.97美元,单日暴涨0.82%;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突破794元/克,沪金主力合约收于800.56元,涨幅高达2.08%。这场由政策、地缘、货币格局共同导演的黄金风暴,正以超预期速度改写2025年投资逻辑。
四大推手齐发力:黄金为何"疯涨不止"?
黄金的每一次暴涨,都是多重变量共振的结果。这一次,美联储政策转向、地缘风险升温、央行购金潮、汇率波动四大核心因素,正形成"完美风暴"。
1. 货币政策转向:美元信用动摇,黄金"机会成本"归零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8月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释放"年内降息"鸽派信号后,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概率飙升至90%以上。美元指数应声跌破102关键关口,美债收益率同步下行——这对黄金意味着"非生息资产"的机会成本大幅降低。更关键的是,美联储理事库克突然被免职事件,暴露了美国货币政策决策层的内部矛盾,市场对美元信用的长期担忧加速升温。资金正用脚投票:全球黄金ETF单日净流入超12亿美元,创近半年新高。
2. 滞胀阴云+地缘乱局:避险需求"井喷"
美国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9%,通胀黏性远超预期,"滞胀"风险再度强化。叠加俄乌冲突持续胶着、中东局势剑拔弩张,全球资本对"安全资产"的需求激增。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黄金ETF流入量达397吨,创2020年疫情以来最高水平。有机构直言:"当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超过阈值,黄金就是最后的'避险锚'。"
3. 央行购金潮:去美元化的"战略选择"
全球央行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持黄金。尽管二季度全球央行增持量同比放缓21%,但95%的受访央行明确表示"未来12个月将继续增持"。这背后是各国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质疑——2025年上半年,全球美元储备占比降至58%,为26年新低,而黄金储备占比升至17%,创历史新高。
4. 汇率传导:人民币贬值"放大"国内金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贬值至7.35附近,直接推升国内黄金价格。截至9月1日,国内Au9999现货年内涨幅已达25.7%,显著跑赢国际金价(同期国际金价涨幅约18%)。有分析师指出:"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背景下,国内投资者通过配置黄金实现'资产避险+汇率对冲'的双重需求,进一步推高了内盘价格。"
供需博弈:长期牛市的基础够"硬"吗?
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离不开供需格局的深层支撑。从供应端到需求端,一场"结构性变革"正在上演。
供应端:矿产增长遇阻,成本中枢上移
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总供应量同比增长3%,矿产金产量创历史新高。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产金国,一季度黄金产量同比增长1.49%。但繁荣背后暗藏隐忧:高品位矿资源加速枯竭,全球平均开采现金成本已升至1200美元/盎司,较2020年上涨15%。加拿大Discovery等国际矿企虽通过技术优化提升产能,但长期供应弹性已被大幅压缩。
需求端:投资主导,消费转型
投资需求爆发:全球黄金ETF资产规模突破3830亿美元,中国投资者金条金币需求同比激增44%至115吨,成为实物投资"主力军"。
工业需求分化:黄金工业消费受高金价抑制,一季度同比下降3.84%。
消费结构升级:国内黄金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金饰需求受高金价压制,但古法金、小克重产品逆势增长;金条金币投资需求同比增29.81%,成为新动能。更值得关注的是,年轻消费者偏好"黄金+国潮"设计,推动黄金消费从"保值工具"向"时尚符号"延伸。
短期怎么走?技术面释放关键信号
从技术形态看,COMEX黄金已放量突破3500美元关键阻力位,下一目标直指3550-3600美元区间。国内沪金主力合约突破800元/克后,短期有望测试810-820元压力位。
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若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释放"鹰派"信号(如推迟降息),或地缘冲突阶段性缓和,可能引发金价回调。COMEX黄金下方支撑位看3450美元,沪金关注780元整数关口——若地缘风险升温,金价甚至可能提前触及3600美元。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